有位业内人士说, 柔版印刷在国外已经成长为壮年,而在中国还是一个婴儿。这个比喻很恰当!的确,中国的柔性版印刷还处于起步过程之中,但她已经显露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我们相信:柔性版印刷在软包装领域必将大有用武之地
1 柔印在软包装领域应用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内包装印刷企业从国外引进的柔印机(包括窄幅、宽幅)及国内自行研制开发生产的窄幅柔印机总共有近240条生产线(其中进口线 170条、国产线70条)。这些生产线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广东、陕西、云南的生产线较多。国内已有8家国内印机制造厂开始生产窄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2001年全国包装印刷产值大致为500亿元左右,柔印在其中的占有率已经从前几年的3%上升为7%。根据我国印刷工业设备情况及柔性版印刷的特点,2010年柔印发展目标为柔印产值在全部包装印刷产值中的比例上升到15% 。
近几年柔印在我国取得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柔版印刷基本上能够满足包装印刷的需要。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柔印已在我国包装印刷市场有了自己的定位,而且市场份额正逐步增大,但塑料软包装柔印采用卫星式柔印机印刷的比例目前还很小。另外, 上海、北京一些国际跨国公司设在国内的企业,已认识到柔印使用水墨印刷,印品没有污染,利于健康和环保,产品质量会赢得客户的认同,所以,像雀巢、强生、奥妙、肯德基等名牌企业的产品包装都采用了柔印。一些外企采购主管,出于柔印是绿色印刷的考虑,一定要把定单交给有柔印设备的企业来印制。事实证明,柔印工艺不仅在质量上能满足包装的需要,而且还能配合机械化包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一举多得。
2)近年来, 我国的柔印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多数企业已能掌握柔印工艺技术,操作熟练程度正在逐步提高。柔印工艺和操作技术完全不同于凹印,而国内多数引进柔印设备的软包装厂家以前主要是使用凹印设备, 因而各厂在投产初期,对柔印的特点难以掌握,在生产中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造成不少废品。
4)一些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些柔印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活源充足、产品质量 稳定、设备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比较好。例如: 山东新华、上海印刷八厂等。
5)国内柔印机及配套材料得到发展。由于柔印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国内 柔版印刷机、网纹辊、版材、油墨等配套的设备器材的开发研制与生产。至今,国内能生产 柔印机的厂家有:西安黑牛、陕西北人、山西太行、上海紫光等10个厂家。
2 软包装采用柔印的优势
柔性版印刷与其他印刷方式的区别在于其独有的特征,一是使用柔软的高分子树脂版材( 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cyrel版),较凹印既降低了制版成本又缩短了制版周期,且由于版材制造水平和制版技术的提高,网线版目前已能达到175线的水平,足以满足一般包装印刷的需要;二是使用网纹辊传墨,由于网纹辊既是墨的传递辊又是墨的计量辊,实现了与凹印一样的短墨路, 且能按工艺要求准确供墨,目前采用激光雕刻的金属陶瓷网纹辊已可达到1600线的水平,对于精确控制墨色和墨层厚度提供了有利的手段;三是小压力印刷,既减轻了对机械的震动与磨损,还减少了对版材的磨损,也扩展了印刷介质的范围,特别是有利于柔性材料的印刷;四是窄幅柔性版印刷机除印刷外还可以完成大量印后加工, 使柔性版印刷机成为集印刷、印后加工于一体的生产线。柔印与凹印的比较见表1。
软包装采用柔性版印刷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墨层厚实、墨色一致。
2)广泛采用无毒的水性油墨印刷。柔印水墨是目前所有印刷方式中唯一经美国食品药品协会认可的无毒油墨。因而,柔版印刷又被人们称之为绿色印刷,被广泛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这是凹印等其他印刷方式不及的。投资明显低于相同规模的凹印机。
3)适印介质广泛。柔版印刷机可印刷纸张, 还可以印刷铝箔、塑料薄膜、不干胶膜、玻璃纸等,承印物种类多于凹印方式。
4)设备综合加工能力强。几乎所有的窄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都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上进行印刷后加工,如反面印刷、上光、复膜、模切、横断、分切、打孔等。
5)生产成本低, 经济效益高。与软包装常用的印刷方式——凹印相比, 制版周期短且制版费用低:耗墨量比凹印少;电力消耗少;印刷速度快,柔印机最高印刷速度可达600m/min;废品率低于凹印; 占用生产场地少;且综合加工能力强,一次成型,节省后道工序的用工; 避免了工序之间周转的浪费, 因而综合生产成本低。
6)生产投资下。柔性版印刷机由于结构相对简单, 因此设备投资明显低于相同规模的凹印机。
综上所述, 大部分以凹印方式印刷的产品均可以采用柔性版印刷,并能达到或接近凹印的质量水平,反之柔版机印刷的产品有些不能用凹印印制,就设备投资和使用成本而言,柔性版印刷方式则大大低于凹印方式。无疑,采用柔印方式进行软包装印刷生产是低投入、 高产出的明智选择。
3 柔印在软包装业遭遇的“瓶颈”
前几年,有两种很极端的看法。一曰:柔版太好了,将来要取代凹印, 甚至会取代胶印; 二曰:柔版太差了,只能印很次的产品。这两种说法都有失偏颇。要使我国柔性版印刷在软 包装业取得健康快速地发展,必须从认识和实践上解决好柔印和凹印发展中的以下问题。
1)部分企业活源不足
柔印适合批量生产、连续生产的印品。如印量较少, 印刷质量不稳定, 会导致成本加大, 造成浪费。目前国内尚有一部分从事柔印生产的软包装企业,由于活源不足、生产任务不饱满,设备利用率不高,处于开工不足、“等米下锅” 的状况。
2)设备选型不合理
引进柔印设备,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柔印机承印的对象, 并应全面了解柔印机的结构和性能,以确保设备配置合理,符合柔版印刷要求。前一个时期,有的企业在选择柔印机时只考虑价格因素,忽视了配置是否适用合理,结果由于配置不全不当,造成有些印品不能承印。
3)辅助材料供应渠道不畅
我国柔版印刷辅助材料(除水墨外)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如版材、双面胶、刮墨刀等,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货期长、国内销售代理商少,规格品种不全,用户没有挑选的余地,这是阻碍柔印发展的关键。国产柔印墨种类比较齐全,既有能适合各类承印材料的水墨,又有最新的防伪油墨,应当说发展很快。水墨的细度、流动性、粘度等特性的要求因不同的承印材料而异,因此针对具体印刷材料及不同印刷工艺,研制相应的油墨,是提高柔印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拓宽柔印市场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质量的精细水性金银墨和uv墨几乎依赖进口,且价格偏高。
4)柔印工艺尚未很好掌握
大多数软包装厂对凹印工艺比较熟悉,但对柔印工艺则比较陌生。引进柔印工艺后,企业内部的结构和管理还要做相应的调整。柔印常见的故障有着墨不良、干版、糊版、边缘缺陷、压力不合适、图文变形、尺寸位移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除设备与材料因素外,还必须注意与网纹辊的匹配、网纹辊与印版的压力、印版与压印滚筒的压力、油墨粘度与机器速度之间的关系等,如果没有一套数据和操作规程,就很难印出好的产品。当前柔印界不但应有自己的印刷专家,还应有制版专家、水墨专家。
5)柔印制版工艺问题
柔版主要分为有底基和无底基两大类。有底基材料版材厚度约0.95ram,无底基材料印版的厚度分别为1.7ram、2.28ram、3.94mm、 7ram等。制版时, 先进行背曝光, 然后再进行主曝光,曝光时间的长短根据图案层次和气候不同而有所不同。感光后未感光的部分可冲洗除去,然后进行去粘烘干,一块印版只需2小时即可带lj好。最近采用柔印ctp带lj版技术可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字成像和直接成版(参见《印刷世界》2004第3期)。
6)技术培训问题
柔性版印刷的技术、工艺、设备、器材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目前有一部分软包装柔印设备运转不正常,产品质量不稳定,除有活源不足和配套不合理等因素外,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柔版印刷从产品设计、制版、印刷到印后加工的整个工艺过程尚未全 面掌握。因此,柔印企业应加强技术培训工作。
4 结论
软包装是包装主要的分支之一, 也是国际上柔性版和凹版争议最多、发展差别最大的行业。在这一领域,美国采用柔性版印刷的比例约为70% ~80%,欧洲为35% ~40% , 亚洲(包括日本、韩国等)这一比例为8%~15% ,而我国这一比例更低。在我国推广柔性版技术的最大难题就在软包装领域。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要辨证地看柔印、凹印两种印刷方式的相互关系,柔印和凹印之间的比较是相对的。在软包装领域,目前还是凹印一统天下。但今后,有着众多优势的柔印方式一定会取得长足进步。
2)柔印和凹印在可以比较或竞争的领域中,主要是并存和互补的关系, 而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柔印和凹印都在不断改进技术,克服自身的不足。柔印在软包装领域的发展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3)柔印和凹印的市场份额依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异。这两种技术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是市场。柔版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前途。